时值三月
春暖花开
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
2021年3月28日
仙芝楼联合海王星辰·健康药房
特邀了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、
同时也是国医堂内科专家、医学博士
硕士生导师的黄苏萍教授
为我们分享一期主题为
《春季如何养肝护肝》的公益直播
接下来
就跟着小芝一起去回顾一下
本期直播的精彩内容吧
春季特点你知多少?
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
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在直播一开始,黄教授就引用《黄帝内经》的经典养生名言来阐述了为什么春季宜养肝?“因为春季,阳气初生,发陈出新,是生长的季节。天地自然,都富有生气,万物生长发育,朝气蓬勃,欣欣向荣。此时,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,早些起身,精神愉快,胸怀开阔,保持万物的生机,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,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,便会损伤肝脏,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,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。”黄教授表示。
春季养肝正当时
从西医角度出发,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,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,而肝作为人体的“化工厂”,转化各类营养物质、清除代谢产物、满足人体器官供血。所以春季需要我们加倍呵护肝脏。
从中医角度出发,《素问•六节藏象论》中指出:“肝为阳中之少阳,通于春气。”意思是说肝与春季相应,在春季肝的功能旺盛,肝气升发,像自然界的树木一样发芽抽枝,生气勃勃。
所以,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,都提倡春季要养肝。
六大养肝法则
黄教授认为,养肝法则要遵从均衡饮食、远离污染、饮食卫生、注意睡眠、少酒戒烟、多动少怒这六点展开。
一、均衡饮食:
根据营养平衡理论,科学搭配食物,强调平衡就是健康,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达到五大类、十八种以上,其中三种以上粮食类食物,包括米、面、杂粮等,三种以上的动物性食品,包括肉、蛋、鱼、禽、乳类,六种以上的蔬菜,包括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和蕈类、藻类,两种以上的大豆及制品,包括豆腐、豆腐皮、腐竹,两种食用植物油脂,两种水果其中包括坚果类。
保持体重,过于肥胖会给肝脏造成负担,患脂肪肝的几率升高。控制热量摄入,消耗肝脏脂肪。适当的补充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肝细胞、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。
二、饮食卫生:
不喝生水,不要生食海鲜,蛤、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甲型肝炎病毒感染。
三、个人预防:
(1)不用他人的有可能与血液及体液接触的私人物品,如牙刷(刷牙出血)、剃刀及针筒。
(2)对纹身、纹眉、穿耳洞、针灸、脱痣等接触血液的手术谨慎对待,尤其不应使用消毒不合格的仪器进行,尽量使用“用后即弃”(一次性)的器具。
四、少酒戒烟:
人们所饮入的酒精都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,当酒精过多,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时,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就要经过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变成乙醛,最终人体的肝脏在乙醇和乙醛的作用上演变发展为酒精肝、肝硬化、肝肿瘤。众所周知,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抽烟和肝癌发病率密切相关。
五、注意睡眠:
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6-8小时,肝胆经循行时间是23至3点。最好22点开始上床睡觉,凌晨1至3点钟是深睡眠状态,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,反之,则易肝血不足。
六、多动少怒:
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较高的运动量,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。情志状态是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。中医认为怒伤肝,发怒、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,导致气郁化火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肝火”,引发血压升高、头痛、头晕、中风等肝火上扬的症状。
养生干货分享
一、春季穿衣原则——春捂,下厚上薄
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,冷暖空气交替变化,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。春季多风,气温下降,容易引起感冒、过敏性鼻炎、皮肤病、关节炎、精神病等。所以要春季要注意天气变化,适时增加衣物。
黄教授在直播中提到,春季养生一定要“捂”,注意衣着的适宜,适合“春捂秋冻”。
春季穿衣建议:宜“下厚上薄”,“下厚”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;“上薄”以防阳气升发太过。早春的特点是乍暖还寒,寒从脚起,所谓脚冷一身寒,所以下肢需要温暖呵护。
二、春季饮食原则——高蛋白、低热量
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,此时可多食辛温食物,比如葱、蒜、青椒等,硫化物含量比较高,可刺激消化道增进食欲,顺养肝气。饮食可参考以下三个原则:
1、高蛋白、低热量的食物
有助于养肝,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促进肝细胞再生。
2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A
强化肝细胞膜,对保护肝脏细胞很有好处。
3、十字花科蔬菜
含有多种植物营养素、黄酮类化合物,能帮助肝脏排毒。
此外,肝的藏血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:
1、调节血量:
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,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,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,则血运送至全身,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,故有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血归于肝脏”之说。若肝藏血功能失调,则血液逆流外溢,可出现呕血,衄血,月经过多,崩漏等出血性疾病。
2、滋养肝脏本身:
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,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,即所谓“肝需血养” ,若肝血不足,则出现眩晕眼花,目力减退,视物不清。因肝脉与冲脉相连,冲为血海,主月经,故肝血不足,冲任受损,女子出现月经不调,量少色淡,甚者经闭。“大家生活中经常选择的当归、阿胶、红枣、红糖等,也是女性的常备之物。”黄教授补充道。
三、春季运动原则——宜踏青问柳
万木吐翠的春天,正是采纳阳气养肝的好时机,而运动则是绝好的方法。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,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。或去郊外踏青问柳,游山戏水,赏花行歌,登高望远,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,天人合一,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。
养生食谱推荐
一、香椿炒鸡蛋
嫩香椿芽150克,鸡蛋5个。盐、料酒、植物油各适量。
做法:
①将香椿头洗净,用开水烫一下,再放入冷水冷却,而后再捞出切末。
②将鸡蛋磕入碗内,加入香椿、盐、料酒,搅成蛋糊。
③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,将鸡蛋糊倒入锅内,翻炒至鸡蛋嫩熟,淋上少许熟油,装盘即可。
功效:香椿含钙、磷、钾、钠等成分,有补虚壮阳固精、养发生发、消炎止血止痛、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。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,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。香椿是时令名品,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,可健脾开胃,增加食欲。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胡萝卜素等,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,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,具有滋阴润燥、泽肤健美的功效。
黄教授推荐:香椿芽炒鸡蛋,味美香甜可口,营养丰富,开胃补虚,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是春季一道美味的时令佳肴。
适用人群:虚劳、营养不良、腰膝冷痛、脱发者。普通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、防病能力。
二、灵芝蹄筋汤
灵芝15克,黄芪1克,猪蹄筋100克,葱、姜、盐适量。
做法:
①灵芝、黄芪先分别洗净,用水润透,切片,用纱布袋装好扎口。
②蹄筋与灵芝、黄芪加葱姜及水共炖至熟烂,调味即可。
黄教授推荐:灵芝蹄筋汤是一道传统粤菜药膳,具有健脾安神、益肾养肝的功效。
功效: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。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,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,减轻肝损伤。灵芝还能促进肝脏对药物、毒物的代谢,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。尤其是慢性肝炎,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肝区不适等症状,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,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。所以,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、各类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功能障碍。
适用人群:食欲不振、慢性肝炎、体虚乏力、神经衰弱等。
三、花茶推荐
1、杞菊养肝乌龙茶
菊花、枸杞子、乌龙茶等适量,开水冲泡,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。此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VB、VC,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钙、磷、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,经常适量饮用可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、预防肝内脂肪囤积,有滋补肝肾、疏风明目等功效,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。
2、陈皮玫瑰花茶
玫瑰、陈皮、龙眼少许放入一茶包中,热水冲泡即可。陈皮玫瑰花茶的功效为疏肝健脾、排毒养颜、理气化痰,该花茶富含柠檬烯、香气物质,能够促进消化,舒缓心情。玫瑰含有大量鞣酸,禁忌空腹饮用,另外隔夜茶易滋生细菌禁忌饮用。
3、灵芝茶
将灵芝剪成碎块,放入茶杯内,冲入沸水,当茶饮用。也可水煎2~3次,将煎出的茶水装入暖水瓶内,细细饮用。可提神、消除疲劳。
常见疾病保养
黄教授在直播中还分享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饮食与运动保养。
一、肝炎患者饮食原则
对于肝炎患者,黄教授表示,应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果,以及营养价值比较高,相对低糖低脂肪的食物。
① 谷物杂粮: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如豆类、全麦等;
② 绿叶蔬菜:如油麦菜、芹菜等;
③ 新鲜水果:如苹果、橙子、猕猴桃等;
④ 其他:植物油、鸡蛋、牛奶等。
特别要注意避免烟酒、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。
二、脂肪肝患者饮食与运动原则
脂肪肝的患者在饮食上主要以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结构为主,每日三餐要做到粗细搭配,营养平衡。
1、主食可選用纤维含量高的食物,比如粗麦粉、糙米、魔芋等。
2、选择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,需要限制的是动物脂肪、植物脂肪。优质蛋白包括鸡肉、鸭肉、鱼肉、蛋类、豆制品,蔬菜可以选择萝卜、黄瓜、西红柿、木耳、甘蓝等新鲜的食物。还可以食用苹果、香蕉、哈密瓜等水果。尽量不要食用肥肉、五花肉等辛辣刺激的食物,建议每顿饭不要吃得特别的饱。再配合饮食的同时,要适当的进行运动,保持良好的体重,不喝酒不抽烟,适当的多喝水,这样脂肪肝才会慢慢的恢复,甚至达到痊愈。
“脂肪肝饮食是‘一适两低’,即适量蛋白、低糖和低脂肪,平时饮食注意清淡,不可过饱,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,限制热量的摄入。同时要加强锻炼,积极减肥,只要体重下降,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。”黄教授分享。
注意啦,注意啦
若想了解更多养肝精彩内容
请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
即可查看直播完整回放
↓↓↓
传承千年养生文化
缔造全民健康工程